結束佐賀祐德稻荷神社後還不到中午,本來打算續留佐賀往唐津去,不過看看交通時間,還不如去一個小時就能到的長崎。我曾在很小的時候到過一次長崎,那時參觀了原爆中心,加上後來多看了點書,對於長崎總是停留在戰火摧殘後的悲苦,二戰結束要75年了,說是長崎用它的一切換取和平一點都不為過。現在的長崎,既優雅又浪漫,給人一種洋溢歐風又輕快的感覺,具體形容的話,很像是宮崎駿《魔女宅急便》的那座城市。

長崎市不大,觀光客只要買一張500日圓的路面電車一日券,幾乎就能跑遍市區的觀光景點,中午之前抵達的話,一天倒也剛剛好。我的行程是先到平和公園、原爆中心與浦上天主堂,之後去長崎港吃海鮮,一路晃到眼鏡橋跟中華街,傍晚再上稻佐山看夜景。

在眼鏡橋的時候,開始下起雨來,雨勢不小,不過太陽仍在,只不過在日光前上了一層水色,連帶將綠石映照得更加青翠。無論說法來自何方,眼鏡橋總是在日本三大名橋之內,之外的兩座,則由山梨猿橋、山口錦帶橋、東京日本橋、栃木神橋交錯組合。眼鏡橋是日本首座石拱橋,建於近400年前的江戶幕府時期,之後幾次水災讓眼鏡橋受到大小不一的損害,不過卻挺過了原爆轟炸,現在是不僅是重要文化財,也是長崎名景之一。

在旅途中,下雨往往讓人厭煩,不過雨中的眼鏡橋,才是最美。撐著傘在中島川畔散步,橋墩倒映在水面形成如眼鏡般的雙圓,清晰弧線變得漫漶不清,視線也變得搖曳迷離,垂柳的綠、青藻的綠,還有川面的綠,各種綠隨著水流淅淅疊加相映,烘托出長崎城的老派情調。

離開眼鏡橋後雨越來越大,水氣從港邊一路吞噬,最終整個長崎都浸在雨霧中,我在稻佐山展望台待了好一陣子,只能在縫隙間求生存。從相機望出去的長崎,本來清晰的城市稜線就像罩上一層紗,萬家燈火恍惚搖擺,如同一碗冷湯上浮著的油光。沒有半點好的條件,百萬夜景自然鎩羽,不過看不清也好,當年就是因為小倉上空雲層太厚,原子彈落點無法準確預測,才將投擲目標轉往長崎。19458月,成了小倉的替死鬼,至少現在,長崎得學會用雨雲保護自己,不要再當冤大頭了。

DSC03406
路面電車是長崎市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平均10分鐘就有一班,幾乎能到市區中所有的觀光景點,一日票也僅售日幣500円,非常好用。
DSC03435
長崎是過去日本最重要的對外港口,也是一國文化輸入國內的門路。1914年浦上天主堂剛落成時,還是東亞最大的天主堂,之後在1945年時因長崎核爆被毀,現在看到的紅磚雙塔式為1959年重建的。
DSC03440
浦上天主堂內部不能攝影,只能透過小窗窺探。
DSC03474
長崎是全世界第二個,也是迄今最後一個被原爆摧殘的人居城市。在原爆博物館,絲毫不避諱地展示原爆後的血淚照片。右邊數過來第二張,一位徬徨無助的少女站在燒得焦黑已露出頭骨的屍體旁,相當震撼。
DSC03471
距離長崎原爆中心700公尺,堤鄉子的飯盒,米飯都已經焦化。因為戰爭,長崎付出不可逆的代價。有七萬多人因原爆當場被高溫汽化身亡,之後重傷或後遺症在一年內死亡的也有七萬多人,當時長崎人口也才24萬人。現在如果你問長崎人對於原爆的想法,他們多半會告訴你:「希望長崎是最後一個受到原子彈殘酷對待的地方。」
DSC03519
眼鏡橋絕對是長崎的景點中我最喜歡的地方,因為下著雨,讓哆啦A夢的眼睛也變得空洞。
DSC03533
往稻佐山展望台的纜車站前有座淵神社,本堂前石板路被雨洗得冷光鑠鑠。
DSC03544
搭乘纜車上山,腳底下是被大霧籠罩的長崎。
DSC03556
稻佐山展望台剛好有攝影展,每張照片裡的長崎,都美得讓人屏息。
DSC03626
滂沱大雨,當然拍不出好照片。不過這樣的長崎,才是我最喜歡的模樣,才能讓人用更緩慢的腳步,去貼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