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的血液拿去分析檢測,法國,可能有比例較高的奶油;希臘,也許紅血球中被灌飽了橄欖油;美國,焦糖色素在血管中流竄;日本,芥末攜帶氧氣直衝腦門。

那台灣呢,肯定是醬油了。

有個不客觀的統計數據,據說每個台灣人,一年在不知不覺中,就得喝掉500毫升的醬油。乾麵裡有,滷味裡也有,醬油炒飯是名菜,煮湯燉肉也少不了,什麼菜裡來點醬油,沒有賦香也能增色,變化無窮。

滷肉是最普通的家常菜,也是發揮醬油所長最淋漓盡致的料理之一,做滷肉不拘定格,更無鐵律,鍋旁灶下信手捻來,有蔥放蔥,沒有也無妨,只是醬油得豪邁放,鍋蓋一掀,才不會黯淡無光。然後我習慣放條蘿蔔,隨和的蘿蔔,貢獻香甜吸飽湯汁,雖是配角,卻比主角軟排更搶戲。

須臾片刻,醬油用它的天賦鼎鼐調和,飄出滿室肉香。或許,對我來說,醬油香,就是最好的芳香治療,一鍋滷肉,能使憂鬱盡掃,提神暢懷。但得注意,千萬別淘米煮飯,這麼好吃的滷肉,白飯多少都不夠配。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