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用各種方式宣告它的到來,絲瓜肥了,芒果紅了,西瓜如饕餮巨獸,一張血盆大口狼吞熱氣,虎嚥煩憂。
週末閒來無事,日正當中,晃去三重中央市場採購假日食糧。未屆端午,空氣中尚存最後一絲爽脆。走到菜攤,菜販把綠竹筍整齊排列,迎接初夏的儀式感,筍子是不可缺少的。這些綠竹筍歪彎著身,有幾株已經抽綠,未標價,忐忑之心選了三顆,要價220元,沒辦法,筍顏易老,只好多花點錢,留住青春。
綠竹筍的產季短,挑選也有訣竅。一般來說,採筍人會在清晨上山,在筍尖未露出時,就從地底掘出,這麼做,是因為當筍子照到太陽,就開始出青,接著「紫杉氰醣苷」愈來愈多。這可不是好東西,因含氰配醣體,紫杉氰醣苷除了是造成竹筍苦味的來源外,在經加工或消化等外力的破壞時,還容易產生具有高毒性的氰酸(HCN),體質敏感者可得多留意。
筍尖出綠,苦味漸現,纖維急速老化。中午回到家,顧不得小狗討拍,為了留住鮮度,筍帶殼送進壓力鍋,高溫高壓蒸炊,之後無論涼拌或煮湯,就有最甘甜的筍可用。
至於筍怎麼做最好吃?有時候最常見的,不會是最好的,甚至可能是最差的。新鮮的綠竹筍,總被拿來做沙拉涼筍,但懂品筍味的人都知道,那黏糊甜膩的美乃滋淋在筍上,那叫惡紫奪朱,美好夏日氣息,盡係摧毀殆盡。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蒸熟後切塊,直接就口,鮮脆近似水梨,舌頭都要融化。不然就像我今天這樣,炒點蔥蒜辣椒,做成微椒鹽口味,些許辣度在齒頰間輕顫,筍的魔力,如池塘漣漪、如午後驟雨,擴散到每一塊空氣立方中。

蒜辣椒鹽竹筍
材料:
綠竹筍 3顆
辣椒碎 1湯匙
蒜碎 1湯匙
蔥綠 1湯匙
蔥白 1湯匙
調味料:
椒鹽粉 1湯匙
食用油 1湯匙
作法:
1.綠竹筍帶殼蒸熟,放涼後切成塊或片狀。
2.油燒熱,爆香蔥白、蒜碎、辣椒碎,注意火侯,不然容易焦。
3.倒入筍片,大火翻炒約1分鐘。
4.起鍋前拌入蔥綠跟椒鹽粉,口味重的人,可多加1小匙的鹽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