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學了多年烹飪,但在學校時荒誕度日、不學無術,畢業後,沒有像旁人以成為名廚為目標。好在安慰自己興趣不能當飯吃,刀裡來火裡去的皮毛堆疊,最終成為生活中的調劑與消遣。
陋室資源有限,不過就一口電磁爐、一台烤箱,還有去年購入的電子壓力鍋,即便寒酸,倒也能七十二變。冰箱有顆高麗菜,不處理會萎縮發黃,再從冷凍深處,挖出窖藏臘肉,爆香、炒勻、擱米、倒湯,再來就是一指神功,按下煮飯鍵便是。
總在清冰箱時登場的炊飯,不拘形式也沒技巧,鮮菇野蕈、綠蔬果物均可,最好是有什麼就放什麼,也沒有什麼固有配方,所以每次做味道都不一樣,要說訣竅,大概只有別忘了爆香,放蔥蒜也別小氣,才會香。
療癒力與成就感,在飯鍋打開瞬間滿溢而出,有壓力電子鍋這樣的神器助威,做炊飯的勝率近乎百分百,濕潤鮮香、織密溫醇,看似胡攪蠻纏,實則水乳交融,用料甚者,甚至不用準備配菜,一碗飯就可是一餐。
淒風苦雨,唯有下廚時,才能面對真實的自己,炊飯過程,也可說是近期過日子的心法。減凝重、少繁複、持鬆柔、忌講究,簡簡單單的過,其實也能深邃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