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訪台東,由在地人帶路吃了幾家樸實好味,甜鹹皆有,在此一次介紹。

台東市・木可蘿蔔糕

蘿蔔糕容易淪為速成,常被摻粉灌水,這樣的蘿蔔糕寡淡無味,口感空洞,像在嚼白蠟燭。

不過木可蘿蔔糕很不一樣,傳承五代的蘿蔔糕,裡頭只擱純米跟蘿蔔,蘿蔔香濃厚突出,原來他們家的蘿蔔絕不去皮,磨蘿蔔生出的水還拿去研米,一根蘿蔔全被榨乾,做好的蘿蔔糕香氣當然悠長。

店內還主打「木虌果蘿蔔糕」,木虌果看起來像火龍蛋,造型詭異帶點邪惡,但因為飽含各種營養素,現在是生技新寵。因為產季短、產量少,加上味道淡如水,木虌果在餐桌上較無用武之地。木可將木虌果汁添加到蘿蔔糕裡,白淨妝點碎橘,是吃不出什麼所以然,但既然是罕見珍果,嚐鮮還可養身何樂不為?

木可每份蘿蔔糕都現點現煎,酥香好吃,但我更鍾愛蒸的,可惜目前這個還是菜單上沒有的私房料理。我努力說服小老闆,要他蒸蘿蔔糕列為常態商品,但我想眾人力量更驚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來台東時多拜訪木可,眾議成林,非逼的他開始賣不可。

IMG_1529
蘿蔔糕口味不少,他們的醬也都樸實無華,原來也都自己調。

IMG_1527
蒸的木虌果蘿蔔糕,看起來像魚板,這個真的有夠好吃。

IMG_1523
撒地瓜酥的蘿蔔糕,染上童趣色澤。

IMG_1521
外表色澤豔橘、滿布小刺,一切開來還蹦出血紅色的果實。台東是全台首先將木虌果「馴化」的地方,產量日漸增加,用於生技上也開始受到矚目。

時間:06:00~22:30(週二休)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寶桑路125號
電話:089-332295

大池豆包豆皮豆漿店

熱氣蒸騰,等著豆漿表面凝結成緞,之後迅速撈起掛晾,一件豆腐皮就完成了,若交疊對折,便是豆包。

作豆皮是件苦差事,豆皮質輕且形狀易變,不管多熱,室內連風扇都不准開,尤其是在盛夏,台東經常吹起焚風,室內直逼50度,每一件霓裳羽衣,都曾在灼熱地獄飄蕩踱步,才能煉出這一身輕盈靈秀。

大池的煎豆包再單純不過了,黃金色外皮,是煎得「恰恰」的最佳證明,香酥細柔,層層交疊,紮實又富彈性,一盤有4片,最好一人獨享,大口咬下,齒頰滿是純粹的黃豆芬芳,不用沾醬也好吃到不行。

IMG_1484
一份4片,現點現煎,片片香酥,齒頰留香。

IMG_1483
製作豆皮極為辛苦,尤其是在夏日,一件一件的背後故事,是汗如雨下的心血結晶。

時間:07:00~14:00(週三休)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39之2號
電話:0952-011-556

無名菜燕楊桃冰

楊桃滋味平庸,吃多還會刮舌,十幾年來沒吃過一次。

在台東,偶遇這家開在楊桃樹下,還專賣楊桃冰品的小攤,他們的楊桃汁純淨無渣,甜鹹適中,中午氣溫逼近30度,豪飲狂酗剛剛好。若點楊桃冰,就能嚐到那罈顏色深釅的秘製醃楊桃,殞落的星子在吸飽糖液後,酸味盡失,醞釀出淡淡的脂粉香甜,單吃味美,佐冰也相襯相宜。

寡淡拙樸的楊桃,難脫被榨汁或密封醃漬的命運,但她頗有骨氣,出關後變得清雋和諧,換張臉面對世人,身價墊高,還得來更多掌聲,山窮水盡疑無路,但只要轉個彎,前程更開闊。

IMG_1440
顏色深沈的醃漬楊桃,洗脫了生果的澀味,轉化成一種濃艷厚實的熟成芬芳。
時間:09:00~22:00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廣東路187號
電話:089-334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