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白崇禧這號人物,至少在我過去30年的人生中,白崇禧這個名字,就像浮雲一樣,對他的印象,就只有他是白先勇的父親,而他做過什麼,當過什麼,倒是一知半解。因為工作的關係,今年春天我開始研究起白崇禧,還拜訪他在六張犁的家墓。

若把白家墓園當成墳墓,當然陰森可怕,但若從文化的角度,白家墓園或許是台北結構最完整的回族墓園,相當值得深究。暮春時分,剛下過一場春雨,午後的六張犁公墓罩上一層如絲的薄霧,空氣帶有一點冷冽。我從山下往山頭望,很快就發現位在制高點的白家墓園,徒步走過爬滿青苔的石階,花了一番心力,才來到墓園的牌樓前。

在聊公墓前,先讓大家認識一下白崇禧。

出身廣西的白崇禧,是軍閥時期桂系的核心人物,他從家鄉桂林發跡,北伐、抗日到國共內戰,戰果逐步累積,日軍稱他為「兵法之神」,最終還擔任了中國民國首任國防部長。

回首看白崇禧,與台灣人最為相關的,是他在二二八事件中,一肩擔起「止痛療傷」的重任。當年擔任台灣省行政長官的陳儀因血腥鎮壓,導致社會抗爭四起,而那時候被派來台灣收拾殘局的就是白崇禧。白崇禧一到台灣,就宣告幾道重要命令,包含禁止濫殺、寬大處理、尊重法紀、恢復秩序等,白先勇就曾在受訪中提到,在父親的告別式,曾有不少當年死裡逃生的民眾特意前來悼念。

白崇禧看似風光一生,卻因為與蔣介石間的矛盾,讓他的晚年過得不算光榮。白崇禧曾為了扶持同為桂系的李宗仁,而導致蔣介石的下野;國民政府來台後,蔣介石雖知白崇禧是可用之人,但又忌憚他的才能。諸多猜忌,最後導致兩人分道揚鑣,白崇禧在台灣的每一天都被嚴格監視,他也因此幾乎足不出戶。

白先勇認為,蔣介石與父親的關係相當複雜,很難單論是好還是不好。他說:「別人看到蔣先生都怕得不敢說話,我父親則是該講什麼就講什麼,有時候根本不顧他的顏面。」從白先勇這段話,就知道白崇禧總是剛正不阿,直言不諱。這樣的個性也許吃虧,但在他73年的人生中從未妥協於權勢,兩袖清風,是在那個紛亂時代中少見的清流模範。

0
白崇禧跟蔣介石的關係非常複雜,雖是長官與部屬,卻又多了些理念上的矛盾。更多人覺得蔣介石是因為忌憚白崇禧的才華與威望,才將白崇禧以軟禁的方式,讓他度過餘生。
IMG_2492a
白崇禧子輩人丁興盛,與夫人馬佩璋共育有七子三女,最右者為白先勇。他們拍照的地方,就是台北清真寺前。

白家墓園的全名是白榕蔭堂墓園,由於是白崇禧和夫人馬佩璋都是穆斯林,因此在安眠之地也全以伊斯蘭規制打造。從入口處牌坊尖端的新月造型圖騰,再到邦克樓、清真寺、宣禮塔等元素,處處充滿濃厚回教氛圍,仔細觀察,也能發現回族特有的喪葬習俗,像是實行土葬且不用棺槨,歸真入土後直接以無底石棺覆蓋,所以不見墳頭,與我們熟知的閩南式墓地型態有極大的差異。

墓園內綠蔭蔓草,靜謐莊嚴,由於位處制高點上,前是公館與木柵商圈,後頭則有群山環抱,曾有傳言,由於白崇禧一生從未到過麥加朝聖,因此特別將家族墓園正對聖城方向,不過實地走訪後發現,白榕蔭堂墓園為坐北朝南,既不面向麥加也不朝向家鄉桂林,反而是正對車水馬龍的台北,便有人猜想,或許在白崇禧心中最在乎的,反而是這個陪伴他走完人生路的蕞爾小島吧!

白崇禧的家族墓園,也可能是全六張犁位置最高、面積最大的墓地。不過諷刺的是,離這座輝煌的墓地不遠處,就是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的亂葬崗,殘破的墓碑濕冷地插在土堆上,在那個時代,政治立場可以決定很多事情,包含死後的安家處也是。

DSC00249
篤信回教的白崇禧,是推動再談伊斯蘭文化的先驅,不少台灣清真寺都由他出資所建。而為了讓穆斯林在歸真後能夠安寧,1950年在白崇禧奔走下,政府於六張犁規畫了一處回族墓園,從夫人馬佩璋過世後,白崇禧便於公墓內闢建了白榕蔭堂墓園,讓自己及其後代在轉身之後,都能在山巔之處,遙望既熟悉又陌生的台北城。
DSC00252
1963年白崇禧夫人馬佩璋離世後,墓園入口牌坊上的輓詞,是由當時的總統蔣介石所提之「淑行流馨」,排柱上則是由時任副總統的陳誠以及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何應欽所提之悼輓詩句。
DSC00273
2012年時,白崇禧墓園因回教協會逾60年沒繳租金,台北市政府打算追討租金。白崇禧兒子白先勇積極奔走,盼能指定父親墓園為古蹟,後來審議通過,現白崇禧墓園指定為市定古蹟,不再需要支付租金。
DSC00259
白崇禧夫婦墓位於墓園正中,墓上鑲有象徵一級上將的四星圖案,後頭刻有伊斯蘭文字,還有張群與莫德惠所悼之敬輓牌匾。走訪當天恰巧遇見民眾前來獻花,在清冷的石棺外一絲花香更顯清新。
DSC00283
在白崇禧將軍墓下有一座型式與結構都與其他墓穴風格不同的中式傳統墓穴,此為白崇禧母親馬氏之墳,墳後是白崇禧將軍本人於1963年7月所題寫之「白榕蔭堂墓園」。
DSC00276
墓園左下側是依白崇禧夫人馬佩璋起名、仿清真寺圓頂的「佩璋亭」,為園內最具伊斯蘭特色的建築。現在看來雖爬滿歲月痕跡,但從殘存的磁磚與石紋,也能拼湊出當年初落成時的清麗模樣。
DSC00268
以白崇禧為名的崇禧清真寺,位於墓園最後方,為伊斯蘭傳統邦克樓樣式,邦克樓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即清真寺中的宣禮塔。崇禧清真寺前矗立一座形式刀鐧般的沖天柱,前刻「忠肝義膽」,後書「仰不愧天」。
DSC00265
白榕蔭堂墓園在打造時,已經預留後世的墓位,時光荏苒,白家第二代也逐漸凋零,且與父母一同,皆用回族儀制下葬。
白榕蔭堂墓園
交通:捷運六張犁站下車,往崇德街方向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