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流轉地太快,在我們還來不及反應時,年華就已匆匆流去。唯有城內廣泛種植榕樹的福州,走過千年,文化底蘊依然彌新不衰,這多虧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用筆跡作磚、以思想黏合,砌成一道厚實且穩固的城牆,保護著榕城,使其曖曖含光,容顏不老。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鼓樓區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自明朝初建起,便是福州文人聚集之地,現今建築多半保持完好,區域內擁有城內最密集的名人故居,同時餐飲與名產店遍布,是福州最為知名的觀光景點。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發達,是產生進士、狀元、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之一。但這個位於東南邊陲的城市,為何得天獨厚文風昌旺?這或許與福州面向大海,從不設限的廣闊胸懷有關。

DSC08962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鼓樓區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自明朝初建起,便是福州文人聚集之地,現今建築多半保持完好,區域內擁有城內最密集的名人故居,像是嚴復、林覺民等。不過並不是每一間故居都開放參觀,如沈葆楨故居,因現在還有後人居住,就婉拒遊客入內。
林徽因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聲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焰中交舞著變換。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節錄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

林徽因或許寫不出時代鉅作,但一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卻能傳頌百年,成為以景寄情的新詩經典。後來有人去查考這位內外兼備的曠世才女,是如何在亂世中,依然以優雅娉婷的文采抒情,並恣意狂放地追求人生?諸多推測,都指向福州與她千絲萬縷的情份。

說著一口流利福州話的林徽因,雖系出福州望族,但其實生於杭州,她一生中僅在福州停留數月不到,不過這段時間,卻在她生命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她在此講授最愛的建築工法與理論、走訪榕城名勝古蹟、甚至還曾入住過「文人一條街」的三坊七巷,享受過短暫文人雅聚、詩友唱酬的寫意生活。

醉心於福州文風的當然不只林徽因一人,這個位於東南沿海的小城,千百年孕育無數文人名士。冰清玉潔的冰心、啟迪民智的嚴復、身懷萬千抱負的林覺民,還有晚清諸多賢臣,像是林則徐、沈葆楨等,無論是出身或擇居,這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風雲人物,都因身在福州,吸收著從海上吹來的暖風,使其體幹茁壯,成為日後中國文明發展的棟樑。

由時代發展來看,便能知福州為何總能身在福中。福州文風起源甚早,唐代便有觀察使在這傳授興學,使「縵胡之纓,化為青衿」,閩人知學便從此而生;宋代初期,陳襄、鄭穆、陳烈、周希孟等人開始在福州傳播理學,為日後閩學發展打下基礎。而後,求學問、掘新知之風氣方興未艾,終到晚清民初,出現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林則徐、創辦船政學堂的沈葆楨、翻譯《天演論》與諸多西方思想名著的嚴復,以及民初三女傑-廬隱、冰心與林徽因等人。

儒學、理學、閩學,再到引進西學,兼容並蓄,不畫地設限的氣度胸懷,讓福州在文化、學術與政治上總開風氣之先,近代更在軍事、科技、外交、翻譯、教育方面有著傑出貢獻。千年過去,福州依然有福,這些豐厚的文化資產,讓後人行過福州,宛如踩在思潮的足跡上,持續在舊宅古巷中探索新知。

DSC09682
除了歷史古蹟外,三坊七巷同時聚集了上百家店鋪,其中不乏餐飲、古玩與名產店,福州最美的星巴克便在此。此外,像是木金肉丸、同利肉燕、永和魚丸、賽園橄欖汁等福州名店,也都在此設有店鋪。
DSC09595
三坊七巷的星巴克被譽為是福州最美的星巴克,整體採中式風格,中西文化碰撞,反而有種獨有的雅致風情。
DSC09574
三坊七巷規畫完整,區域內只准步行,因此也有不少路邊攤,遊客可邊逛邊欣賞其傳統技藝。
DSC09536
一般來說,三坊七巷的店家約在10:00開門,營業到20:00左右。

林則徐,從民族英雄到歸隱山林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一聲令下,鴉片成箱成箱地被拋入銷煙池中,數量實在太多了,虎門的天連續黑了23天,才終於銷毀完畢。有人說林則徐是清末最後一個忠臣,但也有人認為他過於剛愎自用,間接導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但先不論正反評價,林則徐學富五車,忠貞可鑒,這便與他長成於文風鼎盛的福州,且自幼浸濡於儒家經典有關。

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為私塾老師,就算以今日標準來看,林賓日也絕對是個開明且稱職的父親,他不只期盼林則徐熟讀學問,更格外注重品格教養。林則徐在回憶錄《先妣事略》提到,早在4歲時,父親便會「懷之入塾,抱之膝上」,再一句句口授四書五經。某次林賓日帶著學童們到鼓山春遊,林賓日出了山、海二字,要讓學生練習七字對聯,當時僅8歲大的林則徐,造出了「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句子,不僅對丈工整,氣勢也足,可見他自小便已出類拔萃。

林則徐一路穩紮穩打,舉人到進士,做學問對他不算是難事,但他的仕途,卻因頑固個性走得相對坎坷。自小景仰先賢的林則徐,養成剛正不阿的愛國精神,但他不假情面的作法,換來的卻是同僚的猜忌與嘲諷,屢次感到灰心的他,就曾罷官以表立場,還是道光皇帝不斷鼓勵,並讓他破格復職,這才讓林則徐重返官場。

無論是出任江南淮海道、江蘇按察使、兩廣總督等官職,林則徐未見二心,凡事以國家利益為先。後來,身為欽差大臣的林則徐奉旨查辦鴉片,他大刀闊斧,做了史無前例驚心動魄的虎門銷煙,這讓數百萬中國人免於毒害,但也因此得罪的英國人,清政府甚至迫於英軍壓力,還將林則徐貶為罪臣流放到新疆伊犁去。

他從西安出發,走了四個多月才到新疆,上任後,他開荒沙漠、屯墾廢地,還就近觀察虎視眈眈的俄羅斯。當時已年屆六旬的林則徐,常感力不從心,胃病、脾泄等舊疾更是反覆發作,此時傳出夫人鄭淑卿病逝昆明,心力交瘁的他已感無力任官。

1849年,林則徐退休,返回孕育他成人的福州,偶爾在自宅教授寫作,將一身文采與忠孝精神傳於後人,可惜的是林則徐隔年就與世長辭,閒雲野鶴的日子他過得並不長,不過他的思想深深影響了如魏源、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也立下了晚清,救亡圖存的忠臣典範。

DSC09490
林則徐可說是福州之光,在城內處處可見林則徐的身影。這座高7公尺的林則徐像,位於福州地鐵白湖亭站出口,氣勢非凡。

福州精神,林則徐祠堂

要迅速了解林則徐的性格魅力,走一趟位在三坊七巷南隅的林則徐祠堂便可完整參透。這座幅員近3,000平方公尺的廣闊園林建物,是在林則徐逝世後50多年,因後代為感念林則徐生前功績所建。

林則徐祠堂反映林則徐的忠義精神,實際走一趟還可發現,更像是閱讀了一篇以林則徐一生為主線,晚清時期的中國奮鬥史。館內大致上分為五個主題,分別是矢志報國的閩都赤子、清正務實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偉人、舉世共仰的禁毒先驅、抗敵禦侮的民族英雄,不少場景也經典重現,如道光召見、虎門銷菸等,還有林則徐生前所用的文物、詩稿,以及從道光皇帝御筆所寫的「福壽」匾額,到從毛澤東起歷屆中國最高領導人所提之緬懷字匾,館藏極為豐富多樣。

林則徐晚年開始養起鶴來,這肇因於他的父親林賓日過去也以飼鶴來養性。他在回到福州後,曾在閩山的光祿吟台放飛白鶴,林則徐放鶴,也被認為是最能表示他兩袖清風、淡泊名利的精神象徵,因此在處處綠意的林則徐祠堂,便可找到林則徐放鶴銅像,映著碧水,姿態輕盈,就像他的一生,不僅鶴立雞群,更如雲中白鶴,超脫凡俗。

DSC09014
祠堂門口石壁所刻畫的,為林則徐興修水利圖。
DSC09021
林則徐祠堂建於光緒31年,全館為古典園林配置,現今均做為林則徐生平展室。
DSC09033
林則徐銅像上蒼勁有力的「福壽」二字,出自於道光皇帝御筆。
IMG_0520
不比其他地方粗製濫造,林則徐祠堂內的林則徐蠟像十分逼真。
DSC09054
林則徐放鶴,被認為是最能代表他一身兩袖清風的精神寫照。

轉彎遇見老文青,三坊七巷

冬天的三坊七巷,朝陽如柔緞輕輕垂於面頰前,在光影朦朧間,似乎看見一名老人,佝僂拄杖,如天體運行般來回踱步於石板路上。在灰瓦白牆邊,還有位正等待青燕歸來的纖巧女子,一顰一笑,在訴說著她最愛的四月天,是多麼明媚動人。

啟迪民智,嚴復故居

台灣人對於嚴復可能不算熟悉,但若提到北京大學的學術成就,想必皆能贊同,而嚴復,便是北京大學的首任校長。生於福建侯官的嚴復,受閩都文風薰陶,是中國近代最知名的思想家與翻譯家,翻譯作品包含《天演論》與《原富》,對於清末民初年間啟迪民智具有深切貢獻。

三坊七巷郎官巷的嚴復故居並不是他嚴復的故鄉,而是他在1920年回到福州僅短住一年之地。雖然這座古宅嚴復並未長居,但仍是其後代,包含筆名華嚴的嚴停雲、辜振甫之妻嚴倬雲等人度過兒提時光之所在。

嚴復故居為雙層樓平房,雖以閩式建築為基底,但花廳前的走廊與欄杆均仿西式建築文飾,融合中西風格,著實襯出房屋主人在固有傳統上持續吸收新知的人格特質。屋內現已作為展示使用,包含臥室、書房等,仍維持在過往樣態。而在嚴復故居斜對面的天后宮,是三坊七巷內唯一的媽祖廟,建築婉約別致、藻井優美華貴,記得順路一遊。

DSC09134
嚴復帶領中國尋找真理,是近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
DSC09140
嚴復故居坐北朝南,風水極佳。而目前三坊七巷中,也只有嚴復故居入內需要收費。
DSC09130
嚴復故居作為嚴復展覽館使用,館內保有當時樣態,此圖為嚴復臥室。

待我歸來,林覺民故居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就義前寫下可歌可泣的《與妻訣別書》,道盡紛亂時代,戰火下的兒女情長。林覺民與妻子陳意映過去雖定居在福州,不過這座林覺民故居,卻是有名無實。林覺民婚後心繫國家存亡,便遠赴日本求學,留陳意映一人在此生活達六年之久。

在林覺民過世後,父親林孝穎擔心被清兵追殺,便把位於三坊七巷的宅子給賣了,後來被知名作家「冰心」的謝家買去。另外,林覺民的姪女林徽因也曾小住於此,因此這座林覺民故居,可是民初兩大才女文思泉湧之地。

林覺民故居是非常典型的福州民宅,中軸對稱、綠意如織,有迴廊,有水井,青石鋪地、花草扶疏,就算外頭是喧囂的市街,居於其中也不覺鬧騰。冰心曾回憶起故鄉,她說夜晚的故居是「黄黄的毛月亮搖碎一地槐花的清香」;林覺民在《與妻訣別書》中也寫到「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由此便可知這座古宅雖不恢宏氣派,倒也秀麗清雅。現在的林覺民故居儼然成為林覺民、冰心與林徽因三人的紀念館,屋內展出相關文物,屋內陳設也停留在過往,是三坊七巷的諸多古宅中,資料最為完整,且最能引起共鳴之處。

DSC09203
林覺民雖與妻子陳意映聚少離多,但兩人感情十分密切。
DSC09214
林覺民故居後來轉賣給作家冰心的謝家,因此這裡也是冰心故居,曠世才女林徽因在福州時,也曾住在這裏。
DSC09190
林覺民面貌如玉、心腸如鐵,心地則光明如雪,稱得上是一代奇男子。
DSC09207
與妻訣別書是字字血淚,越寫到後頭字跡急促變小,想必還有好多話寫不完。
地圖參考
三坊七巷平面圖
三坊七巷
.交通:市內公交車在雙拋橋、道山路口、南街等站下車,或搭乘福州地鐵在東街口站下車。
.時間:10:00~20:00(店家營業時間略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