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鐵長谷寺站出來,眼前雖不至於荒煙蔓草,但的確杳無人煙。除了住在這裡的人,我想會在此站下車的,多半是為了拜訪長谷寺。日本處處都有長谷寺,東京有,鐮倉亦有,而奈良初瀨的長谷寺,則是全國三千所分寺的總本山,地位當然最為神聖。

車站距離寺廟約1.6公里,若用步行還不會感覺到疲倦,尤其是在初秋時節,涼風陣陣,十分舒暢。這段路程不算長,但沿途景觀卻豐富,有屋舍小貓、石板台階,也有潺潺流水、綿綿山巒,越靠近寺廟,便會發覺一旁餐廳店家多了起來,這裡便是長谷寺山腳下的門前町,食肆民家沿著出瀨川展開,最有名的當地特產是先蒸後煎的艾草餅,略帶焦香的麻糬裡頭包夾著略甜的紅豆餡,還算好吃。

DSC08123
長谷寺有專屬的車站「近鐵長谷寺站」。從奈良過來要在櫻井站轉車,大約20分鐘就能到長谷寺站了。
DSC08122
一從車站出來,就能看到長谷寺的石碑。基本上從這個站下車的都是要去長谷寺,所以從這裡開始都有清晰的指標,就算不用導航也不會迷路。
DSC08137
將近2公里的路程慢慢走就好。沿途是靜謐的鄉間風光,我特別喜歡這個離車站不遠的石階,復古造型的路燈與低矮屋舍,讓人心情不自覺輕盈起來。
DSC08142
長谷寺的所在地名叫初瀬,街道沿著安靜的初瀬川興闢。
DSC08242
越接近長谷寺,商家開始變多。在這古老的參道上,所販售的商品與食物也多半具古風,草餅,是這裡的名產。
DSC08239
我是在下山的時候才買草餅來吃的,一個120日圓,或許是接近閉店,老闆很大方的買一送一。

長谷寺有兩大名物一是花,二是登廊。從寺門起石階就不停,一直到本堂共分為上、中、下三階段,總共有399個石階。我特別喜歡這段綿延不絕的登廊,兩旁是和緩的勾欄與帶著蒼古氣息的列柱,渾圓吊燈更顯風雅情韻。總以為到了盡頭,沒想到盡頭之外還有盡頭,依著山勢左右轉折,總讓我想到霍格華茲裡會移動的樓梯,而且美景當前,400階走起來自然不覺累,據說只要走過這段,也就表示抵達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煩惱均可消除。

順著石階而上,沿途不動明王、仁王門、藏王權現等諸多堂塔交錯安於蒼勁綠木中,相較於平地寺院嚴整的伽藍配置,建在山斜面的長谷寺,顯得更加溫婉柔情。一步步來到山腰上的本堂,便可見到擁有懸造舞台的大悲閣,裡頭供奉的,是信徒們不怕山水跋涉,也想見一面的十一面觀音。

DSC08154
入口處有一個休憩處,是讓從遠方而來已走一段路的信眾們稍加歇腳之處。在這裡喝完飲料上完洗手間,緊接著才有體力爬400個台階。
DSC08156
休憩處內供奉著秋葉山三尺坊大権現,是日本靜岡縣秋葉山的山嶽信仰與修驗道融合、神佛習合下的神祇。之所以奉於在入口處,是因為三尺坊大権現為可預防火災的「火伏神」,特別是以木造建築為主的長谷寺,格外需要三尺坊大権現庇佑。
DSC08167
仁王門是長谷寺的總門,現在這座是在1894年重建的。
DSC08173
完全木造的仁王門採三間一戶、入母屋造、本瓦葺設計。聽來有點複雜,三間一戶指的是樓門的規模,入母屋造則是屋頂的造型,在中國稱為歇山頂,而本瓦葺,是指用黏土燒製成的屋瓦,以凹面交疊鋪設,有利於排水。在仁王門上「長谷寺」三字為後陽成天皇御筆,兩側神像為仁王像(金剛力士)。
DSC08184
長谷寺內登廊眾多,曲折幽深,走起來頗具風雅情意。廊中掛著的橢圓形燈籠造型獨特,被稱為長谷型燈籠。
DSC08188
已被登錄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的登廊,是在1039年,春日大社的社司中臣信清為了孩子病癒還願所建,共有399階。
DSC08198
登廊將寺內妝點得更為古樸靜謐,瀰漫著濃濃的古寺風情。而也因為這些登廊,讓人走得更慢,可以多點時間欣賞山中顏色。

十一面觀音超過10公尺高,於1538年重造,是日本最大的木造佛像,引人注意的是,這尊觀音右手持錫杖,左手卻拿著蓮花水瓶,好似融合地藏王菩薩與觀音,而因為這特殊外型,此尊雕像也被專稱為「長谷寺式觀音」。顧名思義,十一面觀音共有11張臉,除了慈悲和藹,也有盛怒斥責。關於這座觀音,還流傳著神奇故事,相傳在1000多年前,近江國高島郡(今滋賀縣)因洪水漂來一根巨木,人們傳說這根木頭會作祟,便害怕得不敢靠近,而後沒想到村中還真的頻頻有人生病,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把木頭丟棄在長谷川畔,21歲就在大和國(今奈良)初瀨弘福寺出家的德道上人知道後,認為此木定是靈木,於是將其移動到現在長谷寺的位置,每日等待時機刻成佛像,就這樣過了七、八個年頭,在當時天皇與貴族的襄助下,才終於完成。

雖無實際數據,但走過奈良四寺後,似乎是長谷寺的面積最大。以世俗眼光來看,我在長谷寺最醜的時候來,10月的長谷寺無楓葉也無櫻花,不過也是因為無人間色調,反而更為山中神聖的靈氣所傾倒。據說在平安時代,從日本各地來長谷寺參詣的信眾,深信著長谷寺的靈氣可以讓人忘卻愛憎、嫉妒與妄執,並油然而生堅定活下去的意志。走過千年的長谷寺,早已超越了時間,少了萬紫千紅又何妨?不為誰而美麗的一山碧綠,才是豐潤有節。

DSC08212
大悲閣是長谷寺的本堂,屋頂三角形的妻面具有獨特美感。
IMG_0204
最初的十一面觀音在西元733年開眼,現在眼前這尊,則是在室町時代重刻。佛像採檜木為主體,漆箔、條帛和天衣與渦形的衣紋,是平安時代初期就有的古老技法,因此使這尊觀音佛像看來比實際年代還要更久遠。
DSC08210
站在大悲寺外突出於懸崖之上的舞台造,眼下即是登廊與諸堂,氣勢十足。這座舞台造,和京都清水寺、滋賀石山寺、鳥取三佛寺、千葉笠森寺一同,並列為日本最知名的舞台造建築。
QTTFE3446
長谷寺的五重塔,是二戰後日本本土所建築的第一座五重塔,塔身丹紅與爍金相映,非常美麗。
DSC08216
寺中廳堂眾多,主祀大黑天之處前頭就擺放著槌子與福袋,也就是大黑天的象徵物。日本人心目中的大黑天,不僅是佛門的護法神,也為掌管農業五穀豐收與財富之神,為七福神之一。日語中,「大黑」讀音類似「大國」,遂被認為是與神道的大國主命為同一神,多半持有米袋、錢箱、木槌等物,神佛習合,成為日本獨自的神明。
DSC08213
長谷寺同時也被譽為「花之御寺」,春櫻、夏紫陽、秋楓、冬牡丹,一年四季皆有好花可賞。在寺方印製的簡介上,洋洋灑灑列了近百種花卉,但最讓人嚮往的,是春日溫婉的粉櫻與冬天華貴的牡丹,此外,朱豔五重塔映著深秋楓紅,亦為絕色。雖然我造訪的時候,剛好是一年最寂寥的時候,但深翠疊著淺綠,也有另一番悠然滋味。
map_keidai
長谷寺區域地圖
長谷寺
.地址:櫻井市初瀨731-1
.交通:自近鐵長谷站徒步15分鐘
.費用:大人¥500,小學生¥250
・時間:8:30~17:00 (4~9月),9:00~16:30 (10月~隔年3月)
延伸閱讀 
大和四寺巡禮,行前注意事項
大和四寺巡禮之一,安倍文殊院大和四寺巡禮之三,室生寺
大和四寺巡禮之四,岡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