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吃海鮮,其中蝦仁最得我心。小時候,家鄉南投有間港式飲茶叫富貴樓,喧鬧的空間裡蒸籠推車就像鯉魚般遊蹤在綠石間,熱氣蒸騰,鹹香繞樑,暈染成一片璨麗的富泰氣象。應該不到五歲,但我已有口袋菜色:蝦餃、鮮蝦腸粉,以及鳳梨蝦球。只是沒多久,富貴樓竟毀於祝融,再也吃不到富貴樓的蝦球了,我第一次因食物產生惆悵,而後昇華成對於蝦仁料理的眷戀

蝦仁是河海中最尋常的美味,「仁」字是從植物那邊借來的,本來是指核果或果實,後因剝殼的動作跟取果仁一樣,加上取出的緊實細膩,蝦仁就此成為唯一一種可用「仁」字的海鮮。不信嗎?想想看有沒有蟹仁、貝仁,而碩大的龍蝦與明蝦,也不會有人稱龍蝦仁跟明蝦仁吧!

蝦仁或許不是大家閨秀,但是絕對擔當得起「小家碧玉」。菜餚只要多了蝦仁,不僅增色,簡直升級。蝦仁炒飯、蝦仁羹,就是較蛋炒飯與肉羹更讓人雀躍一點。而天性柔和的蝦仁,也是入餡的首選,雲吞、水餃、腸粉、春捲,沒有豬肉的油膩腥羶,還帶來了甘甜鮮馥,不需繁複調味就能展現大將風采,這麼好的食材,難怪海內皆愛,特別是中國菜。

魚米之鄉蘇杭,境內水系錯綜,河鮮眾多,尤以西湖底所棲的湖蝦味道最好。去殼後的西湖蝦仁隻隻晶瑩飽滿,與翁家山上的龍井茶同為內斂柔和的好物,不知是哪個廚神想到將兩者交融製成,造就出「龍井蝦仁」這道傳世名菜,真應該頒給他獎盃。說來慚愧,龍井蝦仁價昂,以前總捨不得點,直到去年,我才第一次在台北亞都麗緻的天香樓吃到龍井蝦仁。天香樓的龍井蝦仁,蝦味淡,茶味更淡,另外只有些許空靈的紹興酒香,但在輕柔縹緲間,卻有如置身清冷雲霧間享盡悠悠綿長。

而蝦仁也不全然盡善盡美,以前陪母親上市場時,我總會要她買蝦仁,但總是被她以「只有不新鮮的蝦才會剝成蝦仁來賣」為由拒絕。「蝦仁是少了帶殼蝦子濃香肥腴,但不需費力剝殼就能大口咀嚼多方便。」我總這麼想。但若有人願意為你剝蝦呢?這時誰還要吃蝦仁呢?吃蝦仁頓時怎如怙恃俱失,充滿孤單與哀傷。

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 天香樓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41號地下一樓
・電話:02-2597-1234
官方網站請點我